“未来金融服务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行动。科技将改变固定的业务、固定的客户群、固定的销售模式、客户的行为,科技会改变金融的未来。”2017年7月16日,在朗迪峰会上,团贷网联合创始人张林如此表示。
朗迪峰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科技行业峰会,张林受邀参加了此次峰会,与同席嘉宾深入探讨了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下“供应链金融”的新变革,对各自的盈利模式、风险控制、技术手段和业务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享。
张林表示,科技让团贷网的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与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产生了根本性区别,弱化了核心企业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中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大数据智能风控,团贷网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已基本做到全线上化作业,可在5分钟内读取客户数据,在此基础上智能授信。
团贷网张林:未来金融服务不是指一种场所,而是一种行动。
供应链金融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自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国内银行业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以来,供应链金融在国内就逐渐受到关注,除了银行,制造业、互联网巨头(如京东、蚂蚁金融等)、P2P平台纷纷陆续涉足供应链金融。
而在互联网技术创新基础上,如今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与传统模式已经产生了根本性区别。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是以1个优质企业为核心、多个上下游企业参与的“1+N”模式,由银行主导,采用线下模式,银行基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持为其上下游企业“N”提供融资服务。
总体而言,核心企业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核心企业利用自身信用和担保,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但事实上,对于核心企业来说,需要承担较大风险,比如核心企业需要签署货物回购协议,当“N”企业不能如期还贷时,核心企业需要自行处理大批货物;而核心企业所获得的直接回报并不那么明显,更多的是间接性获益。
不过,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进,供应链金融模式逐渐被移植到线上,此前由银行主导的传统模式,迅速向线上化、垂直化和细分化、大数据运用、普惠金融化等趋势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可充分利用自己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收集并监控中小企业“N”的信息流、现金流和物流数据,将其运营数据转化为信用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风控和授信,从而弱化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
而云镜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它运用大数据技术,让团贷网成功涉足电商供应链金融。
张林表示,在2014年,团贷网就尝试过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但是,早期P2P平台在流量、核心企业的获取、下游企业的获取、资金成本等方面都没有优势,因此在短期尝试后放弃了传统模式,改做电商领域供应链金融,背后的原因是:第一,在电商领域,P2P平台可以通过正常市场竞争获得流量和用户;第二,不再依赖核心企业对风险的承担,可从传统的“1+N”模式改变到“N+N”的模式;第三,用户信息获取可由传统的被动获取变为主动获取,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抓取用户经营数据、资金流、数据流、企业的工商和税务等基本登记信息,通过多种算法,主动测算到电商企业的授信额度、借款期限、还款时间、这笔借款能产生多少利润、效益等;第四,通过数据、技术去做风险识别,比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更有效,企业造假成本也会变高。
可以说,云镜系统对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一个关键性变革在于数据的获取方式,不用进入企业考察其财务报表、经营情况、工资和社保公积金发放情况,企业水电费等,只需要小微电商开放其数据接口给云镜系统,其所有经营数据均可通过互联网端获取。
目前,通过客户授权,云镜系统可导入电商客户在淘宝、亚马逊、京东、唯品会、eBay、Wish等8大电商平台的数据,实现跨平台评估授信,还原客户真实而被低估的还款能力。
截至目前,团贷网已为1万多名小微电商累计放贷34多亿元,居于行业前茅;笔均贷款40万元左右;资产质量优异,截至目前仅有9笔逾期,1笔不良贷款;客户复贷率高达80%。小微电商客群增速明显,每天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在几百家左右;而电商供应链金融的团队成员只有70多人,单人产出量非常高。
张林表示:“未来金融服务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行动”,科技将改变固定的业务、固定的客户群、固定的销售模式、客户的行为,科技会改变金融的未来。以云镜系统为例,合肥和上海等异地客户,完全不用与团贷网见面,即可快速在线上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云镜系统的作业方式也由最初需要人工7天录入客户数据,发展到一键导入客户数据。
Mikkel Hippe Brun:技术能帮助行业及供应链变得更强大。
与张林一起参与探讨的嘉宾有全球采购和供应商互联平台Tradeshift的高级副总裁兼联合创始人Mikkel Hippe Brun(下图左)、乐赚金服资产管理CEO王宏磊(下图右)。
Tradeshift成立于2009年,最初是一家电子票据平台,提供基于云端的电子票据软件。供应商可以通过互联网瞬间送达票据并跟踪付款,系统上线不到10个月时间,便汇集了丹麦95%的公司。 随后,该公司加入了供应链金融的功能,通过供应链金融,与Tradeshift合作的第三方银行会即刻付款给供应商,并收取较低利率,而购买者方要在60天内或更长期限内将这笔钱偿还给银行。这种方法使得供应商可及时拿到资金,而购买者也延迟了付款。
Tradeshift目前业务范围已经拓展到全球的19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有超过500家企业通过Tradeshift平台进行互联。Tradeshift已经与中国仅有的两家政府授权的税控公司之一——百望达成合作,推动中国“营改增”以及电子发票方面的改革。
在本次朗迪峰会上,Mikkel Hippe Brun表示,目前Tradeshift的供应链金融还没有完全线上化,大客户往往选择线上服务,小客户暂时还没有从线下移到线上。不过,目前整个行业都在改变,比如中国现在也用电子发票了,所以Tradeshift能由此获得结构化数据。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未来所有的交易都能从线下转到线上,供应链金融由此存在巨大潜力,可以更深入到整个交易过程,而不仅仅是给企业授信。此外,未来供应链金融也会像现在的消费金融一样,将支付变成嵌入技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我们使用优步或滴滴时,行程结束后马上能自动支付,未来供应链金融也会像此一样被自然嵌入到交易流程中,使得整个供应链条都能获得信用和授信。
Mikkel Hippe Brun表示,技术能帮助行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变得更强大。与过去相比,现在供应链金融能获取的数据已经增加太多,比如物流数据、信息流数据、企业订单、发票和结算数据,数据是海量、非常丰富的,带来的影响是不仅可以看到核心企业,还有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深入发现和挖掘供应链条上更深层的规律,使我们可以加全面地思考供应链,更好地应对经济困难和危机时遇到的问题。这对所有人而言,是共赢的局面。
乐赚金服王宏磊:可通过物联网、区块链技术解决风控问题。
乐赚金服是海尔金控旗下成员企业,起步于2014年成立的互联网理财平台“海融易”,海融易依托于海尔这家核心企业,在海尔供应链金融上多有探索和实践,主要为海尔体系内上下游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王宏磊表示,目前乐赚金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更多的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上游业务,大概70%—80%是基于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做的融资。虽然海尔体系下游的客户数量以及融资需求更多,但下游客户的风险把控是下一步要突破的问题。此外,如何将现有的技术和经验复制到海尔体系之外的企业中,也是一个较大的课题。
王宏磊认为,供应链金融实际上是做小微企业的融资业务,而小微企业的融资业务有两大痛点:一是因为小而分散,规模化运作不容易;二是风险不容易把控,小微企业的不良率相对高于其他业务条线。未来,供应链金融或可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解决“三流”(物流、现金流、信息流)合一的问题,有效帮助解决供应链金融风控问题。